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江芬芬 日期:2019/5/5 17:09:44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如此天文数字震惊市场,昨日,康美药业开盘一字跌停,尾盘报9.54元,210万手卖单逃离不得。同时,“15康美债”也一度因大跌20%遭遇盘中临时停牌。显然,避重就轻的股东致歉信以及董秘火线离职,并不能平息股东的怒火。
“一夜蒸发”300亿货币资金
4月29日深夜,康美药业的年报数据姗姗来迟。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0.84%。引起轩然大波的是,这家医药行业的知名上市公司同时披露了一则会计差错更正说明,显示2017年的年报中竟然有多达14处的重要财务数据错误。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通过自查,康美药业对2017年财务报表进行重述,包括由于公司采购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确认业务款项时的会计处理存在错误,造成应收账款少计6.41亿元,存货少计195.46亿元,在建工程少计6.32亿元; 由于核算账户资金时存在错误,造成货币资金多计299.44亿元; 在确认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时存在错误,造成营业收入多计88.98亿元,营业成本多计76.62亿元; 在核算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存在错误,造成销售费用少计4.97亿元,财务费用少计2.28亿元等。
这些数据的差错严重影响了康美药业2017年度业绩的真实性,数据更正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原来的14.02%调整为了7.2%,基本每股收益由0.784元调整为了0.388元。
市场不认可“技术性差错”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多年来多路市场人士质疑康美药业经营和业绩上有重大疑点,包括公司自由现金流远小于净利润; 账面上躺着300多亿的现金,公司却持续从二级市场融资,还要进行高额高息贷款;存货占到净资产的五成以上,而存货的真实性和价值难以确定; 中药材贸易如何运作和赚钱的模式相当模糊等。
时至今日,康美药业终于爆雷。4月30日凌晨,康美药业董事长发布致股东信,就公司治理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向全体股东致歉。康美药业在前述会计差错更正说明中,也将该事件归于“公司核算资金账户时存在错误”。
这样的说辞,并不能让市场人士和广大股东接受。有圈内人士直言,货币资金向来是审计重点,只要不存在串通舞弊,通过银行函证、对账等手段均可以发现。至于虚增收入、总账、明细账、凭证等,涉及金额那么大,抽样也是会发现问题的。
因此,出现如此重大的会计问题,康美药业不能简单以“会计差错”来搪塞,市场更倾向于是财务造假。在这个过程中,并非公司一两人的问题,该公司会计部门及负责人、董秘、总经理、董事长,以及中介的会计事务所、审计都涉嫌渎职。有网友更是直言,“康美药业宣布多计了300亿现金予以销毁。如果用物理手段燃烧的话,这些钞票不知道可不可以供一个小区一个月的供暖?但是通过财务手段销毁,岂能发个更正通知就可以了?”
值得一提的是,康美药业自2001年挂牌上市以来,一直由正中珠江提供审计服务。昨日公司公告称,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邱锡伟递交辞呈。
股票面临强制退市风险
康美药业的麻烦还不仅于此。《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12月28日,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基于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昨日,公司发布风险提示: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尚在进行中。如公司因前述立案调查事项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且依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 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公司股票将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此外,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18年财务报表发表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理由是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结论性意见或决定,考虑到关联方资金往来、公司下属子公司部分在建工程项目存在财务资料不完整事项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重大。
昔日的千亿市值医药龙头企业,正面临其上市以来的最大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