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资本邦 日期:2019/5/16 10:28:19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5月15日,资本邦讯,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视联动力”)回复了上交所关于科创板申请的问询。
上交所共对视联动力提出46个问题,涉及股权结构、核心技术、业务、公司治理与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及其他事项六个方面。
股权结构方面主要关注了公司历次股权变更和管理层人事变动问题,以及四家员工持股平台的相关状况。
核心技术方面上交所只提出一个问题,针对公司最核心的“V2V”协议。在业务方面,上交所对视联动力直销的业务模式也提出了疑问。
此外,公司前五大客户中并无政府客户,但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发行人主要客户群体有政府机构客户,对于是否矛盾上交所也提出问题。
对这个问题公司回复称,报告期发行人的客户中既有政府部门,也有运营商和集成商。产品的最终用户绝大部分为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会综合考虑项目规模、复杂程度、运营及维护的具体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在有些项目中会直接与符合项目需求的运营商、集成商及产品商分别签订合同。
但政府部门多数情况下会选择能够满足其需求的运营商、集成商,与其签订系统集成及运营合同,由运营商和集成商设计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安装、调试、验收、交付等多种服务内容,并约定在项目交付完成后提供日常的运维服务。这种情况下,运营商或集成商会选择并与符合其整体设计和需求的各类产品商签订设备买卖合同,项目中往往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例如硬件环境、显示设备、传输设备、存储设备、采集设备等。
基于上述原因,报告期发行人的客户中既有政府部门,也有运营商和集成商。无论上述哪种客户类型,发行人的销售内容均为自主研发的视联网相关产品及服务,并按照双方所约定之条款签订具体销售合同。
对于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占比的明显提升,视联动力表示,公司的营业收入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主要因为公司的客户主要为运营商、集成商、政府机构等,最终用户主要为政府机构,其采购一般遵循较为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通常在每年预算落实到位后进行方案审查、立项批复、请购批复、合同签订等程序,整个决策流程较为严谨,因此项目合同的签订及产品的最终交付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收入确认亦集中于第四季度,符合行业特征。
头图来源:123RF
转载声明:本文为资本邦原创稿件,转载需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