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物联网 > 物联金融 >报告:“稳增长”仍是货币政策重心 下半年降息必要性上升

报告:“稳增长”仍是货币政策重心 下半年降息必要性上升

来源:央广网  日期:2019/6/27 11:17:14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记者 马文静)6月26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2019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随着“六稳”政策料将加快实施,预计中国经济将在三季度企稳,财政政策应继续加力增效,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降息成为重要选项。
  《报告》指出,从今年上半年主要金融供给指标变动来看,“稳金融”政策正在显效。上半年,随着两次降准政策的出台,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等主要金融供给指标触底回升,改变了2018年以来逐月下滑的态势。
  《报告》认为,金融供给指标的回升既与企业融资需求增加有关,也与降准释放的基础货币增加有关。今年1月,央行实行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5月,央行对部分中小银行实行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一季度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1.8万亿元,二季度(截至6月21日)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7800亿元。
  政策支持下,信贷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型贷款)余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末高5.8个百分点。
  展望下半年,《报告》指出,一方面,“稳增长”仍是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心,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偏宽基调,为经济增长创造适宜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概率加大,将增大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婧指出,降息对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效果会更加明显。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利率不降反升,凸显了当前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面临的困境。近期各主要经济体降息政策的出台,也为中国实施价格型调控创造了条件,预计降息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选项。
  在她看来,降息有望按照“降低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如TMLF、MLF)→降OMO操作利率→降LRP利率”的路径推进。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卫东表示,若美联储降息落地,中国降息空间会进一步增大。6月20日,芝加哥商交所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7月降息的概率已高达100%。
  不过,陈卫东也指出,降息只是推动货币政策调整的选择之一,中国还有很多政策选择空间,比如可以通过降准或运用其他调整工具来引导末端利率下行。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报告:“稳增长”仍是货币政策重心 下半年降息必要性上升 在好搜搜索报告:“稳增长”仍是货币政策重心 下半年降息必要性上升
在有道搜索报告:“稳增长”仍是货币政策重心 下半年降息必要性上升在搜狗搜索报告:“稳增长”仍是货币政策重心 下半年降息必要性上升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